首页 > 新闻 > 网评 > 正文     濮阳网-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


不妨多点堵疏结合

作者:  文章来源:  字体:大  字体:   发布时间:2013-04-15 10:20:15   

    经常从龙城广场两边经过,笔者发现在这里的非机动车道上,几乎天天停满了自行车、电动车,而且也经常停有机动车,极大地影响了过往的非机动车通行。偶尔,也见到过有交警拍照、贴罚单,但似乎效果并不明显。如果留意观察,就会发现类似的情况在市城区的其他地方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。

    近年来,我市在城市建设上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,城市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提升,特别是多条道路通过改造,使原本通行不便的非机动车道变得顺畅美观了。但是硬件上去了,还需要管理的“软件”紧紧跟上。没有管理“软件”的同步提升,再好的硬件建设都会大打折扣。拿前面说到的车辆停放问题来说,非机动车道建得再宽敞再平整,如果上面经常停着这车那车,那过往的非机动车势必要另寻出路去占用人行道或者机动车道,最终还是会导致交通混乱,不仅规范交通的目的没有达到,还影响了城市形象,降低了城市品位。

    要改变这种状况,按照有关交通法规进行治理是一个重要的手段。对有停车位、能停得下而乱停车的,既然划有专门的机动车、非机动停车位,不在指定的地方停放就是违规违章,为此给予相应的处罚合情合理合法,关键是要做到一视同仁、持之以恒,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。不能做到这一点,不仅收不到应有的效果,还会让被罚的人感觉不够公平,影响了执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。

    在治理之外,还应想想办法,给那些要停放却没有地方可停的车辆找个可以停车的地方。广场两边多为商铺,虽然龙城广场两边机动车道的一侧划了机动车停车位,但相对于商铺的密集度,那些停车位明显是“僧多粥少”,更别提还有数量众多的非机动车需要停放。针对这种情况,是采取在附近规划增加停车位,还是适当限制机动车进入相关区域,或是寻找其他更好的办法,则是相关部门、包括公众共同思考的问题,最终目的就是通过“疏”的办法,为车辆停放找一个合理的出路。

    不过,不管是“堵”是“疏”,都需要做到一点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而且不反弹,那就是常抓不懈。交通管理是这样,市容市貌、环境卫生整治同样也是这样。



责任编辑:李俊